由于金融改革深化、利差收窄、不良反弹,中国银行业面临的经营压力持续加大。在银行业人士看来,2016年“仍将是困难的一年”。
与此同时,银行业承担的支持实体经济的任务也更加艰巨。如何在自身转型发展的同时,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注入正能量和新动力,成为2016年摆在商业银行面前的重要课题。
近期,各家大型银行2016年工作会议相继召开,在部署今年的重点工作时,“创新”、“转型”、“管控”成为三大关键词。
创新:以“新金融”助力供给侧改革
2016年伊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经济领域中最受关注的词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意味着我国宏观调控思路将从偏重“三驾马车”的需求管理,向供给和需求双重管理的转变——即在保证有效需求的情况下,增加社会的供给能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作为我国经济命脉的银行业,如何发挥对经济的引领作用,加快创新金融支持和服务方式,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动力,成为多家银行2016年的工作重点。
以工行为例,该行在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体经济上将着力突出五个方面的举措。一是突出统筹运用信贷增量与存量、信贷与非信贷融资服务,及时有效地支持企业融资需求和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二是突出加强对实体经济发展重点产业、重要领域的金融服务,主动适应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的需要,重点支持“十三五”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重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制造2025”、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新型消费等领域,突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信贷服务模式的构建;三是突出以创新方式支持小微企业和居民消费融资需求;四是突出加强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服务,本着区别对待、有扶有控原则,稳步压缩部分高过剩、高库存、高杠杆行业融资,促进行业内结构调整;五是突出以国际化发展新优势支持企业“走出去”。
中行则表示,在经济转型时期,要突破抵押信贷等传统业务模式,主动提供当前众多创新型企业、并购重组企业需要的各类咨询、结构化融资等金融服务。做银行,难的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要与那些管理水平好、产品有市场前景的企业共度时艰。而对于那些与时代发展背离、应该被淘汰的“僵尸企业”要坚决处置。
转型:综合化和大数据化成主要趋势
在分析2016年银行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时,多家银行表示,在增长速度放缓的同时,世界经济正在经历深度调整,外部环境充满了风险和挑战。国内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同时也面临产能过剩等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在战略上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面对困难与挑战,银行业的根本出路在于转型发展。
中行董事长田国立表示,要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加快业务转型,在结构调整上实现新突破。值得关注的是,中行将互联网金融摆在了重要位置。中行强调,网络金融已经深刻改变了传统的竞争格局。中行的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要并行发展,一方面要让传统的金融业务配上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另一方面,要运用互联网思维,把握金融服务本质,通过场景融合和数据洞察,重新整理固有业务,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数据驱动发展”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共识。要把大数据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抓紧抓实,大力塑造数据导向型的企业文化,善于用数据分析结果指导决策,深入挖掘客户的多元化金融需求。
在转型发展战略中,建行提出了加快向综合性银行集团、多功能服务、集约化发展、创新型银行和智慧型银行五个方向转型的目标。针对如何准确、深刻地理解和认识战略转型,建行董事长王洪章着重强调了五个方面:一是战略转型规划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为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所有制的境内外客户提供服务;二是要切实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坚持为客户提供综合性、多功能服务;三是要充分认识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和风险,实现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变;四是要严格遵守金融审慎监管要求,由注重信贷管理向信贷管理和资产管理并重转型,加快向资本集约化转型;五是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激烈竞争中,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为全面战略转型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管控:全力化解风险 完善风控体系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头戏”,随着这项改革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加大。一方面表现为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对商业银行自主定价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如何全力化解风险、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仍是未来一年五大行必须攻克的难题。
中行强调,加快完善风险管理体系,要做到“四个适应”:一是适应经济新常态,二是适应中行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地位,三是适应中行“跨境、跨业、跨界”的经营模式,四是适应监管要求。
此外,中行还特别提出,要重视大数据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应用,通过现代管理工具,实现中行风险管理能力和效果质的飞跃。
事实上,2015年以来,银行业完善和推进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例如,建行根据战略发展需求,确立了集团、全面、全流程的风控目标,形成了涵盖银行各项业务的风险评估、控制。交行则设立“1+3+2”风险管理委员会,建立了“全覆盖、全流程、责任制、风险文化”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内控体系。
有关银行业人士表示,2016年,商业银行需进一步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尤其要关注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及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资产,提前预防和解决各类潜在的风险;建立包括利率风险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利率走势和波动的预测和研判,提升对利率敏感资产和负债的管理水平。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2021广州pg电子官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05040524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广州